3/12/2011

反拼在注音符號應用能力中的教學運用 蔡藍儐



壹、反拼的定義及內涵
反拼當然是跟正拼相對而言,所謂正拼指的是ㄅ+ㄚ=ㄅㄚ,因此反拼就是ㄅㄚ=ㄅ+ㄚ;根據這樣看來正拼指的是注音符號中聲母與韻母的合成動作,反拼則剛好相反是注音符號中聲母與韻母的分解動作。
反拼有三種,分別是口頭反拼、牌子反拼以及筆頭反拼,下述將分別說明:
1.口頭反拼:當老師發出ㄅㄚ的音時,學生會口頭回應ㄅ、ㄚ
2.牌子反拼:當老師發出ㄅㄚ的音時,學生透過注音符號教具牌子,回應ㄅ、ㄚ
3.筆頭反拼:當老師發出ㄅㄚ的音時,學生會用筆在紙上寫出ㄅ、ㄚ的符號
 這三種反拼的難易程度如下:口頭反拼→牌子反拼→筆頭反拼。
當學生無法進行口頭反拼時,應該進行音素分解的教學活動:也就是說誇張的發ㄅㄚ的音,提醒孩子仔細觀察教師嘴唇,開始發音的唇型是注音符號上面的音,而結束的脣形則是注音符號下面的音,讓孩子透過發音的模仿,漸次的將音素從音中分解出來。
*當學生能掌握口頭反拼確無法進行牌子反拼時,應該進行符號辨認的教學活動:尤其是形近(如:ㄏ、ㄕ;ㄛ、ㄜ;ㄅ、ㄉ;ㄇ、ㄩ、ㄈ;ㄆ、ㄡ;ㄑ、ㄍ)字的釐清。
當學生能掌握牌子反拼當學生卻無法進行筆頭反拼時,應該進行37個符號的個別辨認與教學時,甚至在筆頭反拼的初期亦可提供符號表為發展過程中的橋樑,之後再視情況逐步移除符號表。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棒!清楚有條理的說明,讓讀者能理解!受用無窮!